当前位置:首页>我与开大

写给电大,重温最美过往

日期:2023-12-11 09:50:03
字号:[ ]
访问量:

枣庄电大 王广云

 

 接到枣庄电大邀请,让我写一篇电大建校 40 周年纪念稿。接到电话时我正要到镜子前整理衣冠,准备出门。挂掉电话,审视镜子中的自己,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30多年过去了。再次回忆有关电大的点滴有种播放老式电影的感觉。


一、电大,无数人最美的过往 


第一次听说电大,是15岁那年。改革开放的一声号角,响彻大江南北,恢复高考,筹建电大。电大招生公平、公正、公开,广播实时出题,学生现场答卷,入学选拔严格,阅卷公平公正。虽然只是周末时间的充电站, 但是大家仍觉得那样形式的大学已经圆了他们那个被“文革”毁灭的青春大学梦。很多因“文革”动乱错过大学的人在听到电大招生的消息后踊跃报名。

那时的电大面授课还不是太多,基本上都是远程音频材料,更多的都是通过广播的形式来授课。电大里的很多学员基本上都是有工作单位的,甚至有些人在单位里都是有级别的领导。大家因为耿耿于怀没能有一个大 学的经历,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感觉理论不足,选择考入电大。很多年后有人回忆起电大,都会觉得那是人生最美好最充实的学习经历。因为电大的三年学习生活,大家多是多重身份的,他们不只有着追求知识的学生身份,还肩负着父母、子女、单位职工的角色。 多重身份的考量最终还是让那些追梦人坚持读完电大,然后重新回到之前的生活,与之前不同的是,每个人毕业时都充满着奋力前行的能量。 那些风雨无阻去电大学习的时光,也成为无数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二、电大,让梦想在电波声中启航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见证了“文革”时期身边人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求学的经历,而我幸运地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五年步入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知道,知识对于我们个人命运“改造”的力量。同时,我也切身地体会到,大学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意义。如此一生,如若没有大学生活,必是终身憾事,而命运也很可能就此驶向另一个难以预知的方向。

1985年7月的一天,我21岁。我背着自己学生时代的书包,去枣庄电大报道。校园里的广播里播放着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我不由得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因为今后我要以教师的身份带着这里的学生们在电波声中将梦想启航。我的腰板挺得直直的,我模仿着老教师的样子说话,佯装自己是一个成熟的老师。走在电大的校园里,来往穿梭的人群,那些拿着书边走边讨论的人,很多看起来要比我成熟,有些人一看就是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历练了很多年的长者甚至于说是长辈。我的内心很忐忑,担心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不会被那群“大人们”放在眼里。

第一天准备授课,我认真地整理衣冠,就像刚才的样子。但是,不论我怎样的整理,都觉得自己脸上掩饰不住的青涩。我推开教室的门,我站在教室的讲台上,我假装淡定地望向台下——我的“大学生们”望着我的 眼神,充满了无尽的尊重与信任,他们看着我微笑,那样真诚,那样温暖又充满力量。我认真地讲课,渐渐放松,然后流畅。台下的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我,频频地点头,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动。

我知道,他们对于我的态度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与尊重, 源于他们对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的珍视。电大的存在,圆了无数人的大学梦,给了无数人加油充电重新起航的机会。


三、电大,让我们永远在路上


离开大学,进入电大,陪伴着我的学生们共同成长,见证他们筑梦圆梦的美好人生,成为我青春回忆里最唯美的画卷。那段人生经历就像是一 个黑白色的电影片段,弥漫着那个时代的温度与激情,不管时光如何远去, 每每回忆起来都是历久弥新的激情与感动。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进程的推进,全国高校全日制办学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枣庄电大1999年与枣庄师专、枣庄教育学院三校合并成立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后伴着枣庄学院一起升上本科,到国家开放大学的揭牌, 电大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也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为这个社会上需要继续求学、不断深造的一些人提供最全面、最权威、最贴心的学习资源与条件。

作为见证电大“成长”的老职工,看到电大当前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 的局面,倍感欣慰,因为,电大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为时代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弥补你缺失的大学篇章,为所需之人助力梦想,让想要学 习的人,永远在路上。

时光如流水,悄无声息却从不停歇,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再 次重温了那个青春年代的电大,让我再次想起那个青涩、激情满满的自己。 关于电大的回忆还有很多琐碎的篇章,但今日止笔于此,谨以此篇献给电大建校40周年,愿电大不负时代重托,在创新中前行,在前行中光大。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