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针意线织锦绣——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扶贫纪实

日期:2024-01-25 14:23:13
字号:[ ]
访问量:

       脱贫攻坚,振兴乡村,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和省委部署,先后选派刘声田、董峰、亓金锋、张雷4名同志到临沂市沂水县诸葛镇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工作组真抓实干,先后争取资金1967万元,落实产业项目5个,帮助852人脱贫,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阵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第一书记:张雷、刘声田、董峰、亓金锋

       一、谋定后动,推动强基固本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工作组深入实际,找准方向,紧扣支部建设这个核心,强化制度落实、规范班子运行、激发党员活力;紧紧抓住村“两委”这个“牛鼻子”,通过观摩交流、交叉学习使“两委”成员发现差距、感受压力,增强了强村兴业的内生动力。近两年来,工作组共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考察105人次,发展党员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21人,建立健全工作制度6个,召开党员大会75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30余次,规范和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2017年12月,3个帮包村全部顺利完成“两委”班子换届,调整选配党支部书记1人、村干部10人,班子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诸葛镇上古村召开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会议

诸葛镇下古村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推选表决预备党员

第一书记组织村干部到寿光东斟灌村参观学习

诸葛镇下古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二、穿针引线,选准发展路径

  “路子对头,增收不愁”。近两年来,几位第一书记整合村庄优势资源,培育产业项目5个,建设冬暖式大棚10个,农产品交易大棚2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个,帮助村集体每年新增经营性收入30余万元。刘声田同志帮包的下古村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沿路经济”,利用扶贫专项资金60万元,沿博沂公路建成冬暖式草莓采摘示范园,为集体增收6.8万元,承租户平均单棚净收入3万元以上,经济效能示范作用明显。深入探索村民合作经营,流转土地20亩,投入资金190万元,建设冬暖式非洲菊采花大棚6个,为集体增收5.8万元。亓金锋同志帮包的上古村立足苹果种植传统优势,建设果袋加工厂,与云商之家、临沂银座等本地商户建立合作销售关系,完善了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发展电商销售,依托“东都在线运营中心”“山东优质果品产销联盟”等网络销售平台,拓展上海、济南等城市市场,有效提高了产品利润和村集体收入。

诸葛镇下古村专项扶贫资金建设的草莓采摘园

上古村第一书记及村干部参加优质果品产销对接大会

     三、不急不躁,夯实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工作组踏下心来,专心致志,把加强帮包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总抓手,开展饮水安全、文化小广场等专项行动,改善了帮包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近两年来,积极协调落实帮扶资金和物资,修建生产路10.2公里,新上变压器4台,打造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个,新建了塘坝和水井10余处,下古村利用水利建设资金250万元完善了农田水利管道灌溉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刘声田同志向派出单位申请专项资金13万元,争取地方卫生院帮扶资金6万元,在下古村建成高标准卫生室,并打造为村级中医药特色卫生室。两年来,共协调市、县医院到村开展义诊4次,为村民健康查体、提供咨询300余人,赠送药品总价值达2万多元。董峰同志与南门楼村“两委”干部依托新成立的蔬菜和林果合作社,发挥种植大户引领作用,带动400余户村民发展地瓜、生姜等特色农业,优质品种生姜和地瓜种植面积扩大6倍,户均增收1.5万元。

第一书记联系医院外科专家到驻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第一书记联系眼科医生到村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

南门楼第一书记到田间调研生姜收成

       四、精准细致,打造美丽乡村

  工作组在帮包村大力开展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五化”建设,着力建设美丽乡村。3个帮包村共投入290余万元资金,整修硬化村内道路4万平方米,对村庄道路和广场全面实施绿化工程,改厕723户,设置路灯114盏;建设垃圾中转站8处,统一清运垃圾,每个村聘任专职工作人员,按照“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环卫一体化机制运作,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南门楼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移风易俗、倡树新风作为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整合资金完成户户通17000平方米,粉绘文化墙2万多平方米,主街道绿化1000多米,2018年被省文明办评为“省级文明村镇”。

南门楼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

打造一新的下古村中医药特色卫生室

     五、张弛有度,注重发展文教

  近两年来,工作组争取教育专项资金120万元,为小学建设高标准操场、校内文化墙,为幼儿园购置钢琴、多媒体教学机、空调等设备,改善了驻村学校办学条件。积极联系临沂妇联,为帮包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申请年度助学金59人次,联系君发集团为贫困家庭高考新生捐资助学17人、8.5万元。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连续两年在下古村和南门楼村驻村小学开展青年教工和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支教”活动,开办软硬笔书法、舞蹈、音乐等课程以及文化课业辅导;为帮包村捐赠各类图书6万余册、电脑45台。张雷同志发挥音乐特长,在南门楼村小学开设电子琴兴趣班,积极参加村庄文艺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第一书记联系县总工会救助下古村困难儿童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青年学生到驻村学校开展暑期支教-音乐课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青年学生到驻村学校开展暑期支教-合影

张雷为南门楼小学学生开设电子琴兴趣班

      新时代,新征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书记们以针针精准、线线匀齐的“绣花”功夫精准施策,以担当诠释勇气、以实绩铸就未来,在沂蒙大地上播撒着成功的希望。(转载于灯塔党建在线网站)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